|
新闻中心 |
西安汉代古墓今日将开启 内窥镜发现精美漆器 |
添加日期:2011-12-02 |
4月8日,考古人员继续对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唯一一座可能没被盗的墓进行发掘,用内窥镜探测后在耳室内发现精美的漆器陪葬品。 气体探测显示墓内有陪葬品 4月7日,考古专家对张安世家族墓园中的M1古墓,进行了气体环境探测,为古墓的开启做好了最后的准备。从昨天下午开始,考古工作先从古墓的耳室进行,在耳室封门没有开启前,考古人员先用内窥镜对M1古墓的耳室进行探测,看看里面的文物是否有被盗的痕迹。“M1是否被盗一直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在清理墓道基土的几个月当中,没有发现盗洞的痕迹,这样给我们了一个基本信息。”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考古队现场发掘负责人丁岩告诉记者,在古墓发掘中,首先要进一步确定古墓是否被盗,通过内窥镜初步观测古墓耳室内的状况和文物的状态。考古人员经过气体探测,初步确定古墓内有陪葬品,他们对这座古墓可能发掘出西汉文物比较乐观。 丁岩表示,通过专业仪器探测,初步了解随葬品的类型和保存状况,为下一步的文物保护方案的拟定,提供更为详细的材料。随着古墓封门的一点点开启,尘封的历史也将一点点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内窥镜”发现精美漆器 昨日14时许,考古专家对家族墓中的第十三座,也就是编号M1的墓葬进行开启前的最后探测。考古人员将工业中经常使用的内窥摄像头派上用场,为古墓做了一次特别的“胃镜体检”。 记者在现场看到,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将耳室封门砖撬开一个很小的缝隙,然后通过缝隙先把塑料管放进去,再将内窥镜的管子伸进去。内窥摄像头伸入尘封2000多年的墓室,作为墓主人身后“储物间”的耳室内,隐隐约约看到有陪葬品,漆器的流线型的花纹清晰可辨。专家初步判断,耳室原封未盗。 通过内窥摄像头的探测,考古人员清晰地看到一件色彩鲜艳的红色漆器,在该器物上有一个环状物。“应该是金属环吧,直观上这是一个金属环,银的或者铜的,可能是器物上的金属环,但具体是什么器物还不知道。”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考古队现场发掘负责人丁岩说,摄像头只能深入墓室40厘米到1米,因此除了漆器和金属环外,墓室内可能还有更多的物品等待发现。4月9日,M1墓耳室的第一块封砖将被取下,墓室里究竟能有什么发现?神秘的墓主人究竟是谁?这些疑问都将一一揭开神秘面纱。 三朝重臣 九世封侯 张安世是张汤之子。性谨慎,以父荫任为郎。汉武帝时,因其记忆力强,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汉昭帝即位,拜右将军,以辅佐有功,封富平侯。昭帝死后,他与大将军霍光谋立宣帝有功,拜为大司马(相当于如今的“国防部长”)。他为官廉洁,曾举荐一人,其人来谢,他以为举贤达能,乃是公事,岂能私谢,于是与之绝交。他生活简朴,虽食邑万户,仍身穿布衣,夫人亲自纺织。元康四年(前62)春,因病上书告老还乡,汉宣帝不舍。他勉强视事至秋而卒。在麒麟阁十一功臣中排名第二。 张安世一门三侯,张安世家族也以八代高官大宦未失侯位,为史家称奇,认为“自昭帝封安世,至吉,传国八世,经历篡乱,二百年间未尝谴黜,封者莫与为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