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载人飞船结构复杂,舱内操作空间狭小。因此,在总装后期,飞船内部的电缆插头的插接有许多是在操作者目视看不见的情况下进行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盲插”。插头盲插一直是困扰飞船总装工作的一道难题:即操作者如何在目视不到的情况下保证插头插接质量,保证无误操作。在以往的电装操作过程中,因为插头盲插,曾多次发生插头插针弯曲、插接错误等问题,造成电装操作者对盲插的恐惧心理,同时给型号的研制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针对载人飞船电装工作的特点,分析了电装中盲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盲区操作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应用内窥镜进行插接质量检查的方法。
2、盲区操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插头插错
在对某型号的加电测试中曾发生一台测控设备出现过流保护。通过分析,确定产生的原因为操作人员误将设备对应的X1、X2插座的插头插反,造成产品内部短路。
2)插针弯曲
在对某型号的测控分系统进行供电检查时,发现过载传感器工作异常。通过分析,确定产生的原因为相关控制设备的l号插针严重弯曲,并与插座壁短路,造成设备工作异常。
3)插接不到位
在某型号的噪声试验中发生轨道舱百叶窗无法驱动且角位移遥测异常现象。通过分析,确定产生的原因为连接百叶窗的穿舱插座未插接到位。
4)插针缩针问题
某型号在发射场测试中发现红外传输异常,经检查发现是由于该设备插头插接时产生缩针现象,导致有一路信号不通。
3、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受到操作空间的限制,飞船轨道舱和返回舱均有部分插头处于操作的盲区。在此盲区内,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插头代号、型号识别困难;
(2)对插头和插座对接面的常规检查无法进行;
(3)插接操作过程异常复杂;
(4)插接后检查基本无法进行;
(5)在狭小操作空间内,“三按三检”实施困难。二岗、检验人员只有等待一岗人员操作完毕出舱后,才能轮流进舱进行检查。这样人员频繁进舱,增加了飞船舱内的安全隐患。
以上问题集中反映的是人的视野范围的局限性,对于目视不能看到的地方,其操作结果的检查和确认难以实现。 |